close

<教養觀察站-父母難為 如何收放手>

35628281_1965448810134600_3553914669540311040_n.jpg
難得和好友有片刻的午餐約會,只是伴著午餐的話題卻是近日分屍案以及國中情侶跳樓輕生的新聞。台灣社會近半個月已經發生第三起分屍案了,新聞頻繁地報導,確實讓這股焦慮感不斷延燒著。情感之間的問題向來複雜,尤其再加上手機APP、網路的催化,牽起了更多意外之緣,是好是壞無法預測。

前幾天小乖問了我什麼是「壁咚」這個詞,我用輕鬆幽默的互動方式,將她貼到牆邊,一隻手撐著她問她說:「小姐,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?」這孩子的年紀還不足以理解這樣的行為代表的意義,直覺地感到彆扭,然後把這個鬧著她玩的媽媽一頭撞開了。相比起來,這個問題還算單純。接下來她又蹦出了一個問題,問我什麼是「性交」?雖然我當下有點猶豫到底要不要解釋,但我還是試著淡定的跟她說,就是男生把他的「小雞雞」放到女生的「小洞洞」裡面。小乖聽完第一時間的反應是「哎唷,好噁心!」我也試著機會教育,提醒她要保護自己,畢竟自己的身體很重要。

隨著年齡不同、獲取的資訊愈多,孩子們開始產生好奇的地方也不同,而我們究竟該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?好友提到她和先生經常告訴孩子們,以後一定都會遇到自己喜歡的人,但也有可能會因為一些事情分手、無法在一起,但不管如何,「不去傷害別人」、「懂得保護自己」才是最重要的。前些日子看見另一個好友分享人際溝通專家黑幼龍先生的一本書《養出好孩子非「慢」不可 》,書中的片段指出,要培養一段融洽的親子關係,是一個從「玩伴」、進入到「朋友」、再進階成「顧問」的過程。孩子自出生後,就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,必須在小時候藉由「玩伴」的關係建立交情,長大後要討論事情時,爸媽自然是「顧問」的不二人選。

要做到不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「以上對下」而是「平等」的,其實不容易,畢竟總是會有一些「期盼」或者「要求」,甚至孩子之間個性的差異,也會影響互動的緊密。但我十分認同父母不能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「強加」在孩子身上,因此隨時回過頭檢視自己,去修正親子之間的應對是否合宜,就變得相當重要了。父母的角色不應該是讓孩子覺得「高高在上」,比起做「完美」的父母,孩子更希望看到他們勇於「承認錯誤」、敢說「對不起」。

記得小乖原先和班上一位女同學相當要好,小乖的個性是那種一旦認定某個跟她很要好的人,她就是很執著地對對方好。只不過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,兩個人就沒有再互動,即使雙方仍然在同一個班級裡。當時我認為孩子之間能有什麼事情大到互相不往來,因此也試著想要當小乖的「朋友」,來問問究竟發生何事,沒想到小乖一個字都沒有向我透露,反而一副快哭的樣子對我說「不要再問」了。這件事情仍舊是個「謎」,只是為了尊重她,我們沒有再過問過,只知道這孩子的個性在某些方面無法強逼,尤其是「情感私領域」的部份。也隱約窺見,未來如果有異性朋友或是遇到其他事情,我們只能試著把一些經驗分享給她,在不插手干預的情況下,讓她自己做出選擇和判斷。

這個社會和以前相比,確實複雜多了,如何「收」、「放」手,父母一定更難為,但也是眼前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
 

#跟著小乖學做玩YT網址:http://t.cn/RRmwkow
#跟著小乖學做玩FB粉專:http://t.cn/RREx1X0
#哈囉綺綺的創作頻道網址:http://t.cn/RRmAtu7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哈囉綺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